2025年5月20日,为深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创新形式引导学生直面内心困惑,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进行了心理剧大赛排练工作。此次排练由学院何晓琳老师担任专业指导,聚焦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力求通过沉浸式戏剧表演,为学生搭建心灵成长的舞台。
本次大赛以心理情景剧为载体,旨在通过生动的表演帮助学生探索心理问题、学习应对方法,并提升团队协作与情感表达能力。学院参赛作品聚焦“抑郁主题的解决过程”,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剧情设计,真实还原抑郁情绪的产生与化解,传递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理念。
为提升作品质量,学院邀请何晓琳老师进行指导。何老师从剧本编写、情节编排到表演技巧,为同学们提供了专业而细致的建议。同学们在排练中全情投入,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力求在舞台上呈现最真实、最感人的效果。

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分场景排练。何晓琳老师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运用“情境模拟”“情感唤醒”等戏剧治疗方法,引导演员深入理解角色内心世界。在排练“自卑角色突破心理防线”的关键场景时,何老师带领演员进行“角色重塑”训练,通过互换角色、镜像模仿等方式,帮助演员从不同视角感受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化解过程。同时,她还结合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指导演员们运用光影、音效等元素增强心理剧的感染力,力求在舞台上营造沉浸式心灵对话场景。

在情绪表达训练环节,演员们积极参与即兴表演练习,深入探索并学习如何细腻且真实地呈现抑郁情绪从初现到发展的变化过程,以此提升表演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心理剧大赛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通过参与比赛,同学们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加深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学院希望通过此类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供稿|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学工办
编辑|陈雪娇
初审|陈雪娇
复审|李琦
终审|冯长宝
出品单位 |吉林动画学院--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