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一、专业简介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吉林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面向东北文化产业特色化建设,辐射全国数字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依托于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导向和多元化评价的理念,将教学内容细分为功能独立、逻辑递进的模块,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级实践体系,并建立了涵盖“过程-成果-反思”的多维评价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可视媒体编辑制作技术、虚拟现实开发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游戏引擎开发技术等专业核心技术,具备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和艺术融合的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解决影视娱乐、虚拟展示、AI数字人、VR+AIGC等领域的关键问题,从事数字媒体技术项目的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概论、Unity引擎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三维渲染引擎设计与实践、小程序开发基础、人机交互技术。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数字文化创意、虚拟展览展示、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机交互、游戏制作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研究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交互媒体、艺术装置、数字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四、专业优势推介
1.学科交叉融合 技术与艺术协同创新
跨学科项目实践:依托动画、漫画、影视等关联学科协同平台,通过系统性参与跨学科项目合作,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维度,显著提升其在多领域协同创新中的技术整合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形成应对未来产业复杂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跨领域知识整合:着力构建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耦合体系,课程体系全面涵盖程序设计、交互系统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引擎应用、影视特效制作等前沿领域,系统培育兼具技术实现能力与艺术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精准对接数字文创产业对多元化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2.校企协同育人 特色工作室进阶培养
围绕"吉动文化艺术集团"等校内产业矩阵,联动百度、网易、字节跳动等行业头部企业,打造阶梯式项目实训体系。通过真实产业项目的全流程介入,实现理论认知向实践能力的进阶转化,系统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项目管理经验。
设立沉浸式应用开发、智能交互技术研发等特色工作室,实施"导师+项目+团队"的孵化模式,使学生在商业级项目开发中完成专业能力与行业认知的双重积淀。
3.创新创业赋能 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持续保障
通过"创意硅谷"学研产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创业培训+平台对接+资源扶持”三维赋能体系,提供项目路演指导、商业计划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对接等12项产业服务,持续培育孵化具备商业转化能力的数字内容创业项目。
与侑虎科技、爱奇艺天象、Unity中国等数字媒体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创新“课程共建-项目实训-顶岗实习”进阶式培养路径,构建覆盖美术设计、程序开发、引擎技术等岗位的实习就业直通车机制。目前已实现每年定向输送100+应用型人才,合作企业校招录用率提升至32%,形成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岗位标准动态匹配的无缝对接生态。
4.本土化-全球化 双重视野
既强调国产技术突破,也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科技伦理议题,通过系统化思政建设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高效应用,不仅致力于培育“技术能手”,更着力塑造“心怀国之大者”的科技人才。
五、成果展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师生携手共进,近年来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虚拟现实大赛”等赛事屡创佳绩。